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  • 手机版
  • 微信
   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:
    1:搜索微信号(888888
    2: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 找回密码
     立即注册
    查看: 330|回复: 0

    探秘河北涞源!兴文塔藏着怎样的建筑密码?

    [复制链接]

    71

    主题

    0

    回帖

    221

    积分

    管理员

    积分
    221
    发表于 2025-4-3 14:00:2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在河北保定涞源县城的中心,有一处独特的所在,它既承载着往昔的岁月痕迹,又散发着别样的建筑魅力,这便是兴文塔。它稳稳地坐落于泰山宫内,与涞源二中相邻为伴,门前拒马河源头公园的潺潺流水,似乎也在为它的存在增添一抹灵动的气息。

    兴文塔的历史,最早可追溯到唐朝。那时,它便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,成为一方地标。历经岁月的洗礼,风雨的侵蚀,到了明嘉靖十八年(1539 年),住泰山宫的道人吉录保与干佛寺僧人德丹携手,共同对它进行修缮。这一修缮之举,不仅让兴文塔得以在岁月中留存至今,更让它在不同时期的文化交融中,焕发出独特的韵味。
    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兴文塔的建筑特色上,会发现它犹如一部立体的史书,记录着不同时代的建筑智慧。它的塔身结构式样,有着鲜明的辽代烙印。在辽代,密檐式砖塔极为盛行,可兴文塔却独树一帜,采用八角五级阁楼式的建筑形式。这种形式在吸收辽代建筑大气风格的同时,还巧妙地融入了部分唐代建筑的精致巧妙。就像一位集百家之长的智者,将不同风格的建筑元素完美融合,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貌。

    从远处眺望兴文塔,它虽为实心塔,无法供人攀登,却丝毫不减其魅力。相较于辽代所建的其他大型楼阁式砖塔,兴文塔有着别样的视觉效果。那一圈圈的砖制围栏,像是给它穿上了一件独特的外衣,当人们从下往上仰望时,竟会产生一种圆形外观的奇妙感觉。这种独特的视觉感受,为兴文塔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,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。


    再走近些,仔细观察兴文塔的仿木斗拱,那更是一处建筑艺术的宝藏。檐下斗拱与平座斗拱,均带着浓厚的辽代特色。它们承袭晚唐斗拱的风格,在统一的架构中追求变化。每一处斗拱的设计,都凝聚着古代工匠们的心血。在那看似整齐划一的布局中,工匠们巧妙地通过斗拱的形状、大小、排列方式等细节,创造出丰富的变化。而转角倚柱之上的阑额交角处处理方式,更是别具一格,极为少见,让人不禁为古人的创新精神所折服。
    兴文塔的八个角,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亮点。在转角铺作之上的檐角处,均挂有龙头风铃。微风拂过,这些风铃便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。那声音,或高或低,或缓或急,交织成一曲美妙的乐章。对于前来观赏兴文塔的游客们来说,这无疑是一份独特的听觉享受。在欣赏兴文塔那精美的建筑外观时,耳边传来这清脆的风铃声,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,让人沉浸在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中。
    兴文塔所处的位置,也为它增添了几分烟火气。它身处县城中心,周边既有校园里传出的朗朗书声,又有公园中人们的欢声笑语。拒马河源头公园的清澈水流,日夜流淌,与兴文塔相互映衬。在清晨的阳光中,兴文塔的轮廓被勾勒得格外清晰,与公园中晨练的人们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;在傍晚的余晖下,它又被染上一层金色的光芒,与周边的建筑一同沉浸在宁静之中。
    如果你来到涞源,一定不要错过兴文塔。它不仅仅是一座塔,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之所。在这里,你可以看到唐代的精致、辽代的大气,感受到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。当你站在塔下,聆听着那清脆的风铃声,欣赏着它独特的建筑风格,心中定会涌起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的热爱。兴文塔,正以它独特的魅力,等待着每一位游客的到来,为大家讲述那些藏在建筑背后的故事。

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